学术活动

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生教育 > 学术活动 > 正文

“博学”学术讲座第129期 “很+n”现象的现代汉语分析及马尔代夫孔子学院发展模式与建设情况探究

审核:李艳 时间:2025-04-07 浏览量:

2025年4月3日上午,人文学院研究生“博学”学术讲座第129期在学院434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本次讲座由2022级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研究生马怡欣和刘小熊主讲,主题为“很+n”现象的现代汉语分析及马尔代夫孔子学院发展模式与建设情况探究,研究生指导教师张延国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马怡欣围绕现代汉语中“很+n”结构的语言现象展开了研究汇报。她介绍了该结构近年来在网络语境和口语表达中的广泛使用,如“很青春”“很阳光”等,并探讨了其语法地位和构造机制。通过梳理该结构的历史演变、语法功能及其在不同语境中的适用性,她分析了该表达在形容词化过程中的语言特点,并与传统的“很+形容词”结构进行了对比,讨论了其语义演变趋势。此外,她结合丰富的语料展示了该结构在日常交流和网络文化中的表现,揭示了其独特的表达效果和使用规律。

刘小熊根据在马尔代夫孔子学院的实际工作调研和分析,展开了关于孔子学院发展模式与建设情况的介绍。他回顾了孔子学院在马尔代夫的发展背景,分析了当地对汉语教育的需求及政策支持,并对其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师资力量以及与当地教育机构的合作情况进行了详细阐述。他特别指出,孔子学院在课程设计上注重本土化,不仅开设基础汉语课程,还推出了针对旅游业、政府部门等特定群体的汉语培训。此外,他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孔子学院在文化传播、人才培养以及中马教育交流方面的作用,探讨了其在国际中文教育发展中的意义和挑战。


讲座结束后,与会学生就讲座中的内容与主讲人积极互动,报名了2025届国际中文志愿者的相关同学就相关行业的问题与主讲人进行了深入互动。指导教师张延国对两位同学的研究内容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肯定了马怡欣在现代汉语语法研究方面的深入分析,并建议结合更多语料进行量化研究,以提升研究的科学性。对于刘小熊的汇报,他认为内容翔实,结合了实际工作经验,对国际中文教育发展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建议进一步关注孔子学院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探索未来可能的改进方向。

本次博学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研究生在学术研究方面的阶段性成果,也促进了相关领域的学术交流。两位主讲人的研究视角新颖,选题紧扣语言学与国际中文教育的前沿问题,为在场师生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此次论坛的顺利开展,不仅丰富了学术交流氛围,也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网站访问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