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下午,人文学院研究生“博学”学术讲座第143期在学院434学术工作坊成功举办。本期讲座由2023级国际中文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任梦晴主讲,主题为“‘后方法’理念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革新意义”,研究生指导教师陈熙熙及相关同学参加了此次讲座。

任梦晴首先分析了传统外语教学法因“方法至上”思维导致的局限,进而引入美国学者库玛的“后方法”理念。她指出该理念主张超越单一“最佳教学法”,强调教师作为实践主体和理论建构者,需根据具体情境动态调整策略。她强调“后方法”理念旨在推动教师角色从“方法执行者”向“教学设计师”转变。接着,任梦晴从特殊性、实践性、可能性三方面系统阐述了“后方法”理念的三大核心原则。最后,她结合国际中文教育实践,深入剖析了这一新兴教学理念对全球中文教育的启示。

指导教师陈熙熙对讲座内容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其“为破解国际中文教育‘水土不服’问题提供了新视角”,并鼓励进一步深化对“后方法”理念的探索及其与本土化教学资源的融合。本次讲座不仅深化了师生对“后方法”理论的理解,更引发了对国际中文教育方法论的反思。